各团队:
9月中旬,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部分二级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于近日向学校反馈了“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调研专家意见”的函。为全面落实专家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稳定,现就基础医学院有关推进落实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全面落实教育部、山东省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在落实教育部实验室安全调研意见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施策、协调推进,持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学院实验室安全治理水平,切实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安排
(一)各教学科研团队自查整改提升(2025年10月21日至11月17日)
1.基础医学院自查整改方案。请各教学科研团队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内容要求,结合学院工作方案科学制定符合本团队实际的自查工作方案,严格落实自查整改工作。
基础医学院自查整改工作方案
学院层面 |
序号 |
活动类型 |
主要内容 |
组织落实部门 |
预计完成时间 |
1 |
实验项目风险评估 |
学院所有2025年新立项实验项目负责人完成风险评估报告 |
科研工作办公室 |
2025.11.30 |
2 |
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 |
学院秋季学期实验室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1.20 |
3 |
秋季学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应急演练 |
实验核医学研究中心 |
2025.11.15 |
4 |
学院组织各教学科研团队安全员参加消防安全实践活动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1.20 |
5 |
实验医疗废弃物处置专项教育培训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1.30 |
6 |
生物安全领域整改提升 |
在病原生物学系至少确定1-2个PI团队计划对现有细胞间进行改造,备案P2实验室 |
病原生物学系 |
2025.12.30 |
7 |
实验室临时饲养实验动物管理 |
科研实验室禁止长期饲养实验动物,专项检查,查找原因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2.20 |
8 |
实验医疗废弃物处置与管理 |
初步完成智慧医疗危废管控一体机装机与试用行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2.15 |
9 |
消防设施配备 |
完成教学八楼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装修后消防安全设施的配备 |
实验教学中心 |
2025.11.15 |
10 |
教学六楼、电镜楼部分实验室隔断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须尽快整改 |
整改方案(1.切割隔断顶部,打通屋顶;2.隔断后小屋加装喷淋和烟感器)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2.30 |
11 |
学院各楼宇应急喷淋,实验室洗眼装置管理 |
组织维护,统一制作记录本 |
实验室安全工作组、各团队 |
2025.11.15 |
12 |
修订学院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
基础医学院实验室管理规定(试行)等 |
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
2025.12.30 |
各教学科研团队实验室层面隐患排查 |
序号 |
排查主要内容 |
预计完成时间 |
1 |
实验室层级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
2025.11.15 |
2 |
实验项目风险评估不完善 |
2025.11.30 |
3 |
危化品管理不规范:化学药品清单和使用记录不完善,固液以及互为禁忌的化学品混放,化学试剂堆叠,管控类化学品未按要求存放,存放挥发性危化品的试剂柜未通风,普通冰箱装有危险化学品,试剂柜摆放位置不合理,取用试剂不方便 |
2025.11.24 |
4 |
用电不规范:配电箱被遮挡,插排置于地面未有效固定等 |
2025.11.24 |
5 |
危险气体管理不规范:存放多瓶惰性气体的实验室未安装氧含量报警仪,气体管路未张贴管路标识和气体流向标识 |
2025.11.24 |
6 |
加热设备管理不规范:加热设备附近摆放易燃易爆化学品、易燃杂物 |
2025.11.24 |
7 |
废液管理不规范:暂存区靠近过道有倾洒风险,未张贴警示标识,废液桶未及时关盖 |
2025.11.24 |
8 |
实验室洗眼装置等应急设施管理不规范:无巡检记录 |
2025.11.24 |
9 |
病原微生物安全、实验动物安全、辐射安全等其他重点领域隐患 |
2025.11.24 |
10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出入库使用台账、实验室危险废物登记台账、仪器设备(重点是加热设备、大功率设备等)使用记录本、实验室日常检查记录、洗眼装置巡检记录,不规范登记 |
2025.11.24 |
2.隐患排查。请各团队安全员老师通过“实验室安全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整改,重点排查以下内容:(1)实验室层级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2)实验项目风险评估不完善;(3)危化品管理不规范:化学药品清单和使用记录不完善,固液以及互为禁忌的化学品混放,化学试剂堆叠,管控类化学品未按要求存放,存放挥发性危化品的试剂柜未通风,普通冰箱装有危险化学品,试剂柜摆放位置不合理,取用试剂不方便;(4)用电不规范:配电箱被遮挡,插排置于地面未有效固定等;(5)危险气体管理不规范:存放多瓶惰性气体的实验室未安装氧含量报警仪,气体管路未张贴管路标识和气体流向标识;(6)加热设备管理不规范:加热设备附近摆放易燃易爆化学品、易燃杂物;(7)废液管理不规范:暂存区靠近过道有倾洒风险,未张贴警示标识,废液桶未及时关盖。(8)实验室洗眼装置等应急设施管理不规范:无巡检记录。(9)病原微生物安全、实验动物安全、辐射安全等其他重点领域隐患。
3.分类整改。各教学科研团队应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安全隐患台账,能立查立改的要立行立改,做好整改记录,对11月24日前无法整改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所有隐患整改做到闭环管理,整改不到位坚决不销账。
(二)专项领域整改提升(2025年10月21日至11月24日)
1.实验项目风险评估。学院结合学校层面统筹推进风险评估制度化、流程化建设,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推动形成科学、规范、闭环的风险管理机制。各教学科研团队要严格落实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主体责任,按照学院通知要求,按时提交2025年新立项实验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2.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学院层面聚焦专项实验室安全知识,组织开展安全准入考核、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应急演练等。修订《基础医学院实验室管理规定(试行)》,进一步健全“学校—学院—实验室—安全员”四级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各团队层面应突出学科专业特点(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等),强化岗位操作与应急处置培训,严格执行“通识+专项”准入审核,常态化开展专项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通过制定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实施年度考核、建立“一室一档”等举措,采取专题讲座、实操培训、应急演练、事故警示、观摩交流等多样化形式,切实提升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
3.生物安全领域整改提升。强化生物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学院层面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生物安全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保障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关键设备检定维护到位,严格落实实验项目审批、风险评估、操作规程备案、样本台账管理与废弃物处置等制度,组织开展师生培训和健康监测,督促实验室建立应急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层面要严格按规定备案,规范开展实验活动,完善生物安全手册和标准操作规程,配齐并正确使用关键设备,落实感染性材料台账、消毒灭菌记录和废弃物处置制度,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健康监测和应急演练,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可追溯。
(三)整改落实与验收
11月底,学院将组织实验室安全督导成员,深入各团队针对本次教育部调研意见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督促落实和检查,重点关注各团队自查整改落实情况,整改是否到位,是否形成管理闭环等。
三、工作要求
各团队根据自查整改情况,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撰写《XX(团队)实验室安全自查整改报告》(附件),经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后,将整改报告Word版和签字后的PDF版于11月24日前发至邮箱:zhaoguimin@sdu.edu.cn。学院形成反馈报告,报送资实部。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此次整改提升工作作为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压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准入、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强化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切实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联系电话:
0531-88380967 赵老师
0531-88380316 徐老师
附件:XX(团队)实验室安全自查整改报告
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组
2025年10月31日